光阴荏苒风华在,学子情深返校园。10月11日,怀着对母校深切的眷恋和挚爱,对老师、同学们的深深思念,我校1955级老校友胡冬煦、李清泉夫妇、傅耀中、王汉庭等在离校63年之后不顾年高路远,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母校,共叙同窗情谊,感叹学校发展,对益阳市一中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感情历久弥新。
母校为校友在教学楼大屏幕前打出醒目的欢迎词:“热烈欢迎1955级校友回校参观指导”。学校领导对老校友回校参观非常重视,并为校友聚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党委书记、校长夏洁,副校长肖军辉,办公室主任谢国清,学生科副科长、资助办主任刘星红与文海燕、颜朝晖老师热情接待了来访的老校友,并陪同他们参观了校史馆等地。
老校友们虽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荣归母校的他们难掩心中的喜悦和激动,他们愉快地回忆起自己在母校读书时的场景,当年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对自己求学时的校长严适然,副校长杨天福,教导主任宋中文,九班班主任盛镇华、十班班主任龚米佛、十一班班主任倪倍龄、十二班班主任曹世光,周秉圭、谭仁,宁惠民,宋汉尧、聂庆龙、徐克用、王敏时、毛家玲、胡伯均、胡木等老师在教导自己时的情形,宛若眼前。
校友同框,左一为王汉庭,左二胡冬煦,左三李清泉,右一傅耀中
原中南大学第一任校长胡冬煦校友表示,自己18岁离开母校,81岁回到母校,看到母校发展很快,非常高兴。自己在市一中求学,受益匪浅,对母校与恩师终生难忘,感觉母校就像母亲一样亲切,老师就像母亲一样关怀学生。母校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年高考升学率是全省前三。希望市一中传承以德施教、以德育人的优良传统,注重学生品质、能力的培养,大胆创新,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85岁的校友王汉庭直言:“我想同学们了,想母校了!”王汉庭因身体不太好,子女担心他的安全,不想他来参加聚会,但他还是从海南回到了母校,用一双颤抖的手紧紧握住了同学们的手。
校友省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若海因故不能前来,在特别遗憾之余,特赋诗一首《金秋聚会寄五五级同学》:金秋聚会故人回,往事如潮涌胸怀。同窗共抒报国志,弦歌尽展栋梁材。芳华不再随云去,华发依旧百花开。莫道夕阳光渐暗,比肩重上桃仑来。
傅耀中校友笑言自己高中时体育成绩不好,一见到体育老师宋汉尧就害怕,因为宋老师篮球、排球等样样都是顶尖高手,排球水平比当时中南六省主力队员都高。但到大学以后,才发现有了宋老师的严格教导,自己的体育成绩比很多人都要高出一截,看来真是严师出高徒啊!
李清泉校友也回忆自己投掷手榴弹水平不高,对体育考试没有信心。宋老师因材施教,让他学习爬竿,使自己顺利通过体育考试,最后考入湖南医学院,从放牛娃成为了医学教授。李清泉校友还记得当年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正在收割稻谷;数学老师宁惠民一讲习题就喜欢往上推眼镜,被同学们笑称“推三轮车的老师”;外语老师倪倍龄会一个个教学生发音……
胡冬煦校友则说,自己考完高考后非常自信,录取通知书还没有寄到家里,就已经启程到湖南医学院报到了。刚好报到的那天,家里收到了通知书。
老校友们一再表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当年的老师教学水平高,又特别敬业,所以才培养了这么多优秀人才。
校友傅耀中当年考入武汉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去了国防部第四研究院,后来才发现研究院里有四个毕业于益阳市一中的校友,而且都是技术骨干,以致研究院的同事们都感叹:益阳市一中真牛啊,培养的学生这么优秀。傅耀中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是为母校争光了的。傅耀中指出:高中三年是人生承前启后的三年,基本确定了人生前景,当年我们的老师教书都非常厉害,千方百计把知识教给我们,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我辅导儿子、孙子考大学也能游刃有余,感谢母校与恩师。
李清泉校友表示,当年20多位同学考入湖南医学院以后,都担任班三角即班长、团支书、班支委,医学院的老师说益阳市一中的学生非常优秀,班三角的职务由他们担任没有任何问题。据悉,李清泉校友夫妇退休后不忘初心,每年都回家乡进行义诊。
胡冬煦校友担任湖南省教委主任时,在全国首推素质教育,影响强烈。他说,校友张孝骞院士与自己分别是湘雅医学院第一任与第十任院长,在信义文化传承之后,又在湘雅实现了再传承。作为母校学子,愿意为母校改善办学条件鼓与呼。
老校友们都希望年轻的学子们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读书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党委书记、校长夏洁代表学校感谢老校友们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感谢他们回到母校参观指导。夏洁汇报了近年来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参加今天的老校友聚会感受特别多:一是特别开心,回来了这么优秀的校友;二是感触很深,真切感受到了校友们对母校与老师的拳拳之心;三是学校伟大,培养的这么多优秀人才;四是责任重大,学校将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进高效课堂,要不忘前辈辉煌业绩,撸起袖子加油干,重铸一中辉煌。
夏洁为校友们送上了礼物,邀请他们常回家看看,并祝他们身体健康!校友们表示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会常回家看看!
相聚总是短暂的,但校友们对母校的记忆却是永恒的。校友们的回校相聚为学校品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校友们的建议和鼓励也给了学校更多的责任与动力,极大推动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图文 陈亚平
编辑 何令琪
审校 肖军辉
总编 夏 洁